Search


想要讓飲食更貼近日常生活?⠀

📌碳水循環法由來: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想要讓飲食更貼近日常生活?⠀

📌碳水循環法由來:
由低碳、生酮飲食法衍生而來⠀
低碳、生酮飲食因肝醣量減少,可能影響訓練強度,也較無增肌效果⠀

📌碳水循環法特色:
可根據每日運動強度調整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,可分為高碳、中碳、低碳。⠀
每天蛋白質攝取量變化不大,脂肪則根據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而變化。⠀

#高碳日
✨訓練肌群越多、越大時,例如:下肢訓練⠀
✨肌肉的肝醣存量上升,可在運動時有足夠碳水做為能量來源,同時亦可減少肌肉分解。[1]⠀
✨鍛煉過程中碳水化合物有助於恢復,營養輸送。[2]⠀
✨調控生長激素濃度,幫助控制食慾與加速脂肪代謝。[3]⠀

#中碳日
✨中低強度訓練(心肺有氧、小肌群阻力訓練),例如:上肢訓練⠀

#低碳日
✨休息日(幾乎不運動),每日不低於每公斤體重1公克碳水化合物。⠀
✨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減少時會減少胰島素分泌,身體傾向分解脂肪作為能量,進而達到減脂效果。⠀
✨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,增加脂肪燃燒,改善膽固醇和增強代謝。[4-6]⠀

📌小提醒
即使改變了碳水化合物攝取量,也必須確保每日蛋白質充足。⠀
碳水化合物耐受度因人而異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。⠀

💥碳水循環法到底該怎麼分配碳水的比例呢?⠀
不同學派有各自的信仰,⠀
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的大方向去安排你的碳水循環☺️⠀

【飲食】⠀
✨一般飲食:一日熱量來源約50%來自碳水化合物⠀
✨低碳飲食:一日熱量來源約30%來自碳水化合物⠀
✨生酮飲食:一日熱量來源約5%來自碳水化合物⠀

如果你也有根據訓練部位調整碳水的,歡迎底下留言讓我知道,並一同分享給朋友⠀


#ashlee營養文
#碳水循環法
#碳水化合物聰明吃
#好身材吃出来
#好的訓練要搭配好的飲食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健身是我的Lifestyle,就像呼吸一樣自然。 即使它曾經不在我人生的規劃裡。
View all posts